首页 常识

天津独乐寺简介(唐风遗韵,千年古刹——独乐寺)

100人浏览   2024-11-27 17:31:12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或称蓟县。蓟县北倚盘山,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军事要地。汉代属渔阳郡,唐为蓟州。诗人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描述的安禄山起兵就发生于此。

独乐寺是中国现存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是一座价值极高的佛教寺院建筑。民国时期,独乐寺因相继被日本学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研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如今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乐寺主要建筑古今对比


何为”独乐“?

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历史最早可追至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也有称隋朝。根据《日下旧闻考》引用《盘山志》记载,如今留存的独乐寺主体建筑是辽统和二年(公元 984 年)重建的,为辽尚父秦王韩匡嗣家族所建,已有千年。

独乐寺为何名为独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安禄山在此起兵叛乱,因想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称“独乐”;或称因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还有说法是,寺内观音阁观音塑像内部支架是一棵巨大的杜梨树,杜梨谐音独乐。

▲独乐寺主要建筑平面图

辽代重佛教,大型寺院的布局多是在主轴线上依次布置山门、观音阁、法堂、四周环绕庑廊,东西庑上对峙建阁。在如今的独乐寺仍能看到明显的辽代寺院布局特征。

整座寺庙大体分为左右中三部分占地 1.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6 千平方米。中部是寺庙最重要也是最古老建筑,依次为山门、观音阁、韦陀亭和东西配殿。其中山门及观音阁仍为统和二年的原构。


山门

步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是“独乐寺”三个大字的门额,字迹遒劲,传说为明代严嵩所书。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高约六米。庑殿顶,五脊四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立柱斗拱粗壮有力,颇具唐代遗风。


▲独乐寺匾额古今对比


正脊的鸱尾,为辽代原物,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山门正中为门道,两厢塑哼哈二将,面貌狰狞、威武勇猛,为辽代原物。塑像后壁,有四大天王彩绘,依旧清晰可见,十分难得。

▲山门泥塑现状


观音阁

观音阁为寺内主体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通高 23 米,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内外两周木柱,外檐 18 根,内檐 10 根。檐下斗拱出挑深远,使整个建筑颇有飞鸟凌空之感。整个观音阁大气庄重,设计精巧,历经千年风雨, 数次大地震依旧安然无恙。

▲观音阁

观音阁内当中须弥座上塑有高 16.08 米的观世音菩萨彩塑,岿然屹立,庄严威慑。菩萨黑面明目,面容圆润,彩衣飘带,仪态端庄。菩萨头上又有十面小头像,因此称为十一面观音塑像是辽代的原塑,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阁内观音塑像

韦陀亭

观音阁后为一座明代修建攒尖的八角亭,高约5米,宽约4米,名韦陀亭,内供韦陀菩萨,原韦陀菩萨塑像被日军偷走,现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塑。

▲观音阁后之韦陀亭


梁思成曾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独乐寺为十分难得的辽代官式建筑典范,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