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商场里买鞋,码号对了,穿起来却并不合脚?——这里有一个关于“优码”的秘密
买鞋、穿鞋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日常消费行为。而根据自己成年后确定下来的“码号”去商场选鞋,又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购买习惯。问题是,我们穿上根据自己多年固定下来的“码号”买回来的鞋往往并不合脚,或挤脚,或磨脚,或掉跟,甚至左右脚舒适度反差很大。那么,这到底是脚的问题,还是鞋码的问题。
一切都有原理,万事皆有逻辑。真相往往躲在原理的背后。让我们先了解清楚“鞋码”的真相。
目前常见的鞋码标准体系,主要有中国码、欧洲码、美国码等。我国的鞋码标准标识为220/225/230/235/240/245等,每一个码长度差为5mm。但是国内消费者普遍习惯用欧码码号表达鞋号,如36/36½、37/37½、38/38½等,欧码有半码的标准,每一个码长度差为6.66mm。市面上销售的鞋,不管是欧码,还是中国码,只有“大一码”或“小一码”的选择,不会因为脚宽、脚窄、脚肥、脚瘦等不同而有更多鞋码选择,更不能因为左右脚有差别而可以选择左右不同的鞋码。
说完码,再说脚。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只脚。就算同一个人的左右脚,也是有差别的。正如民间所说,左脚是随父亲的,右脚是随母亲的。这种差别虽然微小,但明显,而正是这种微小却明显的差别给鞋业带来一个困惑已久的难题。因为市面上销售的每一双鞋都是固定码一对一对批量生产,满足不了“一脚一楦”的合理需求。
什么是“一脚一楦”?鞋楦是制鞋的模具,更是鞋子的灵魂。鞋子好不好穿,好不好看,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鞋楦。没有好的鞋楦,是做不出好鞋的。从鞋楦的经验数据中得出,每一个码号的鞋可以排列出50625组不同的数据。这虽然是一个令消费者难以置信的数字,但背后的原理却很简单:相同长度的脚,足弓高低长短、宽窄肥瘦,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以36码为例,在市面上能买到的鞋只有36码,一旦不合脚,就只能将就着买“大一码”或“小一码”,如果左右脚不同,就更难买到合脚的鞋。
能不能创新一种新的鞋码体系来解决宽窄肥瘦、大小不同脚的合理需求呢?能!当然能。具体的方案就是在欧洲鞋码的基础上,结合服装尺码标识,融合生成一种新的鞋码体系。还是以36码鞋为例,新体系生成的鞋码号为36-M、36-L、36-XL、36-2XL等。这些鞋码号的排列组合,可以实现左右脚的交叉匹配,即:左脚穿36-L刚刚好,右脚却感觉36-L有点大,这时右脚就可以选择36-M。依此类推,就可以为每一只脚匹配刚刚好的鞋。
这是一个足以让制鞋业为之振奋的创新之举!这种以鞋楦经验数据为基础,结合欧洲鞋码标准和服装尺码标识,推陈出新的“优码”体系的诞生,使得“为每一只脚匹配刚刚好的鞋”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让曾经因成本昂贵而高不可攀的“量脚定制”,从此走近寻常百姓。
2
想穿真正合脚的鞋,最好的办法是“量码定制”,而“试穿体验”是让定制鞋合脚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没有之一。——这里有一个关于“量码鞋”的秘密。
传统的量脚定制模式,是通过用尺或三维扫描仪对消费者脚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开发鞋楦,完成制造。事实上,无论用什么方式量脚,最终都要通过试穿体验,确认是否合脚。针对消费者的试穿反馈,对鞋楦进行反复修改,再试做,再试穿,最终实现消费者“刚刚好”的确认。
“优码体系”的应运而生,可以根据消费者脚的宽窄肥瘦和大小不同进行合理匹配,最终满足消费者每一只脚的穿着需求。那么,有什么简单而又直接的方法,可以让消费者一次性完成试穿体验呢?经过市场的反复测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用户试穿“量码鞋”,根据试穿体验找到最合脚的码号,并以此确定属于自己的“优码”。从此,消费者就可以根据自己专属的“优码鞋号”,随时随地定制舒适合脚的鞋子。
3
去商场里买鞋,为什么总是码号有限?款式有限?颜色有限?材质有限?——这里有一个关于“怕库存”的秘密
买鞋的人都知道,无论多大多牛品牌的鞋子,无论码号、款式、颜色,还是材质,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为什么会这样?最简单的原因当然是商家怕库存,不敢压货。但只要稍稍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根源在于传统的产销模式。
传统的产销模式非常简单,品牌商根据市场预测确定要生产某个款型的鞋子,由于这种通过预测生产出来的鞋,一开始是不知道消费者是谁的,只能等鞋子进入商场,摆上货架后,由消费者随机购买。整个销售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怕库存”成了悬在经销商们头上的一把利剑,严重地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传统的产销模式所产生的库存问题有目共睹,为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而探索出来的方式方法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定制模式”。
鞋子的个性化量脚定制,的确可以解决老大难的库存问题,但也存在非常突出的缺点和不足。比如定制成本高、周期长,对大众消费者没有普适性。而且,无论用什么方式量脚,最终都要通过试穿体验确认是否合脚。针对消费者的试穿反馈,对鞋楦进行反复修改,再试做,再试穿,最终实现消费者“刚刚好”的确认。
于是,如何让厂商生产的每一双鞋在下单前就知道消费者是谁,成了量码定制的终极考题。
4
怎样才能做到生产的每一双鞋都知道消费者是谁?做到后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